景观塑石制作涉及高空作业、重物吊装、机械操作及化学品使用等高风险环节,需制定系统化安全管理措施。以下从人员、设备、环境、应急四大维度提出具体方案:
一、人员安全管理
资质与培训
所有施工人员需持高处作业证、特种设备操作证(如吊车、电焊机)。
岗前培训:
安全操作规程(如吊装指挥手势、焊接防护)。
应急处理(如触电急救、火灾逃生)。
案例警示:播放塑石坍塌、高空坠落事故视频。
防护装备
高空作业:佩戴五点式安全带、防滑鞋,设置安全防护网(间距≤3m)。
化学品操作:戴防毒面具、防护手套,设置洗眼器。
行为管控
禁止酒后作业、疲劳作业,实行双人操作制(如吊装时1人指挥、1人监护)。
设置安全观察员,实时纠正违规行为。
二、设备与材料管理
设备检查
吊车、脚手架:每日开工前检查,记录载荷、稳定性。
电焊机、切割机:检查接地、漏电保护。
材料管理
水泥、钢筋:堆放离地≥20cm,防雨防潮。
化学品(如环氧树脂):单独存放,标识“易燃”“有毒”。
三、现场环境管理
物理隔离
用安全防护网+警示带围挡作业区,非作业人员禁入。
高空作业下方设置安全警戒区(如脚手架外1m处设红白相间警示带)。
通风与照明
化学品操作区强制通风,配置VOC气体检测仪。
夜间施工照明强度≥100lx,避免眩光。
标识与监控
危险区域设置“禁止入内”“佩戴安全帽”等标识。
关键区域安装24小时监控,实时预警。
四、关键风险点专项管控
高空作业
脚手架搭设:每3天一次承载力、稳定性检查。
安全带:高挂低用,末端加装缓冲垫。
防坠网:每层满铺,与结构连接处设置双保险绳。
吊装作业
吊点:3倍以上安全系数,超载报警装置。
吊索:每班次检查磨损、断丝。
指挥:统一信号,避免多人同时指挥。
化学品使用
防护:佩戴防毒面具+防护服,配置应急洗眼器。
存储:专用防火柜,远离火源。
五、应急管理
预案制定
触电:切断电源-心肺复苏-送医。
高空坠落:移动伤员-止血-联系120。
化学品泄漏:中和-吸附-通风。
应急物资
每500㎡配置1套:
急救箱(含止血带、消毒液)。
灭火器(ABC干粉型)。
应急照明(手电筒、应急灯)。
演练与复盘
每季度1次应急演练,记录问题并改进。
建立事故台账,分析原因并优化流程。
六、重庆地区特殊要求
高温与雨季:
高温:错峰作业(10:00-16:00停工),配备防暑药品。
雨季:脚手架排水,材料防水覆盖。
山地施工:
设置边坡监测(如裂缝、位移)。
采用分段施工,减少对边坡扰动。
七、安全检查表(示例)
检查项检查标准频率
脚手架承载力≥2.5kN/m?,无锈蚀每日
安全带高挂低用,无破损每班次
吊装指挥信号清晰,持证上岗每次
化学品存储通风良好,标识清晰每日
八、总结
景观塑石安全管理需“人防+技防+物防”结合:
人防:培训、资质、行为管控。
技防:监控、检测、应急设备。
物防:标识、隔离、防护装备。
通过PDCA循环(计划-执行-检查-改进)持续优化,确保安全与质量双达标。